為什麼感覺對孩子的學習如此重要?

人腦在最佳的狀態下,思考僅僅只需20毫秒就能完成一個重要的決策。
以美國職棒的打擊者為例,打擊員判斷到底要不要揮棒,從「看清楚」到「要不要揮棒」,只花了5毫秒。 大聯盟的打擊者究竟是如何打到球的呢? 關鍵在於「大腦必須取得了正確的感覺」,換言之,就是預測到投手的動作細節而歸納出可能的球路。
人類腦袋是花了5億多年才發展出的,跟其他動物相比,大多數動物都沒有辦法去思考自己的決定,也沒有辦法去規劃日常生活,並且用語言去表達內心的狀態;人腦卻可以思考自己的情感,用語言解析這個世界、累積知識。 人腦還有一項特殊的能力,稱為「直覺式思考」,就是人腦擁有從錯誤中學習的能力。這項發現是來自於史丹佛大學心理學家杜威克(Carol Dweck)的研究,他的研究指出,稱讚孩子的時候,用「很努力」取代「很聰明」更能激勵孩子挑戰更困難的目標,學習成效也同時進步了。 研究中指出,失敗的經驗對聰明孩子的打擊,反而會讓他們退步。
杜威克解釋這個現象,【稱讚孩子聰明】就等於讓孩子的大腦避開了「從錯誤中學習」的機會。大腦必須經歷犯錯帶來的不愉快徵兆,腦袋的神經迴路才會修正錯誤,這是必經的過程,沒有捷徑!
對孩子的學習而言,讓孩子大腦處於最佳的狀態,才能夠取得正確的感覺,也就是當老師講述了一個概念後,能夠獲取正確感覺的孩子,總能夠猜到老師剛剛教的內容代表什麼意思。感覺對了,此刻孩子才會比較願意接受挫敗,進而面對挑戰。處於發展中的腦袋,才能從錯誤中學習,讓大腦提升到直覺式思考的狀態。
因此,小學階段,孩子在學習中不小心犯了錯時,多數孩子都會因此沮喪而挫敗,這次後家長或老師應該多鼓勵孩子,多讚美孩子,試著這樣讚美孩子:「你這麼的努力,真是太棒了!」,相信這個擁有5億多年的腦袋,會因此持續進化。

image
news



猜猜看,哪一種情況學習效率最高呢?

根據研究顯示,學齡前的孩童總是在最輕鬆的模式下學習,這個環境的孩童吸收新知的效過最好,這是所謂思考類型中的alpha型腦波。 如果讓孩子聽聽古典音樂,也可以幫助孩子進入alpha型腦波的學習模式,像巴洛克時期音樂,總是採用一貫頻率和速度,讓人容易聽了之後,較容易進入放鬆的狀態,自然對學習也就有所助益。 進入小學一年級,孩子腦波學習往往陷入恐懼、擔心、害怕,卻又要反覆這樣的循環,以致於思考類型總是停留在beta型腦波。長期處在這樣的腦波狀態下,對學習成效上是沒有幫助的。

高智商不是影響學習成效的關鍵 image

孩子,感覺對了嗎?

beta波是一種有意識的思考,有助瞬間解決困難的事情,但卻不適合讓大腦長期處在這樣的狀態。反之,alpha腦波則是一種有意識的放鬆,最適合學習新事物的狀態。另外,睡前能夠進行非思考性的複習,則可以操控潛意識的學習,如:複習英文單字,這是屬於theta的腦波學習模式。 關於創意與思考的學習,往往都需要無意識的的學習模式,通常發生在熟睡的腦波模式中,稱為delta腦波。因此,充足的睡眠也是幫助學習的一個重要關鍵喔! 當運動後產生的舒暢感,也可以製造大腦中的腦內啡,有助於降低腎上腺素的分泌,讓心情放鬆愉悅喔!



高效率學習在於「對的時間選對環境挑對科目」

image 【組織力教練法】 從學習的時間點可以歸納出以下幾種現象:
(1) 突然間,遇到同時要繳交很多功課還有小考,突然不知所措,又得坐在書桌上
(2) 空檔時,聽著巴洛克時期的音樂,一邊整理今天上午的的化學筆記
(3) 睡覺前,先複習今天的英文進度,再喝杯熱牛奶準備上床睡覺
(4) 熟睡時,發現有一題很難的數學問題,突然想通了
(教練建議)黃金學習的法則:小學生選對時間學習才能發揮事半功倍的學習成效。
[參考文獻]:
(1)"思考技能教學的100個點子","Stephen Bowkett","2007年9月"
(2)"大腦決策手冊:該用腦袋哪個部分做決策?", "Jonan Lehrer","2010年5月"

文/STEVEN教練
(國際專案管理師)


info

如果學童的行為中常常有以下的現象,很有可能他的組織力中的時間量感偏弱的現象:
1. 前後順序搞不清楚
2. 忘記剛剛發生的事情
3. 無法預估需要多少時間
4. 我以為我可以一心多用
5. 我以為我還有時間
6. 我馬上就要去做
7. 我需要更多的時間才夠
8. 空間量感不足


[時間量感]
在組織力訓練中,透過[量感訓練]來提升孩子的順序系統運作,包括分類、排序、排列、組合、反轉..等。
例子:
一分鐘等於公分?
三分鐘等於多少顆球呢?
十分鐘如何完成三個任務呢?